热门搜索

不是我没自制力,是弹窗先动的手

2020-08-30 10:07收藏  0评论  0

好文

你发现没有?

自律似乎成了虚无缥缈的泡沫,一碰就碎,尤其是今年。

前段时间,疫情原因,孩子们不都在家里上网课么。

上着,上着,就闹出不少幺蛾子。

我儿子有位同学兼好朋友,是个乖乖仔,品学兼优,就是众家长口中“你咋不学学人家”中的那个人家。

上网课期间,不知不觉的就迷上了一款游戏,每天干其他事儿都觉得没意思,唯有玩游戏。

成绩也从名列前茅,一下子滑到了倒数,本来小升初,是要考深圳4大名校的,现在只能听从学区分配了。

你可能会问,家长怎么不管管呢?

我也问了,那孩子妈说,只要把手机没收,孩子就嚷着要跳楼,有一次还真骑到30楼的窗台上,全家人都尿意顿起……

前段时间,深圳又传出几名学生跳楼的事儿,这孩子妈担心出现什么极端情况 ,只能听之任之了。

只是,可惜了一颗好苗子……

前两天和几个同龄朋友聊天,大家都在抱怨这事儿。

有的是抱怨孩子沉迷游戏;

有的是说孩子天天刷小视频;

还有一位说,自己六年级的男孩,正上着网课,跳出了一个黄色弹窗,本来是好奇,结果越看越上瘾,还偷偷买了会员,家长无意中查看他手机账单才发现这事儿…..

大家纷纷感慨孩子们的自控能力太差,都管不住自己。

我反问到:成年人能管住自己吗?

大家都呵呵一笑…..

我这句话没错吧?这个年代,无论大小,注意力都太过稀缺,稍不留神,就被“别人”给劫持了。

当你打开笔记本电脑想要查点信息,却鬼使神差地打开了某视频网站;

或是解锁手机就想看看几点了,却不知不觉开始刷微博刷抖音……

当然你可以说,我有理性,我会用自律来反抗技术对我的影响。

确实,也许你可以,但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嘴上说,痛恨虚度时光,但是内心却很诚实无比,往往能在虚度中甘之如饴。

是的,这就是真相。

多数人的意志力,在算法、上瘾机制、消费主义这些强大的杀器前,根本就不堪一击。

让你“上瘾”的背后

藏着什么样的秘密?

手机短视频、社交平台、各类游戏等等五花八门的好东西,总是让我们挪不开眼。

在被互联网裹挟的新媒体环境之下,自律,变得太难了。

是什么,在处心积虑地吞噬我们的意志力?

“这世界上肯定存在让人上瘾的代码”,多巴胺实验室的创始人拉姆塞·布朗,给出了这样的说法。

他对自己掌握的算法充满了信心,公开发表的言论甚至招摇:

“我知道人的大脑怎么运作,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程序让大脑自动去做某些特定的事”,“用多巴胺让你的APP令人上瘾”……

而最近关于算法的讨论异常热烈:

为什么以算法驱动的产品会让你上瘾?

到底是什么算法让你无法自拔?

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令你沉迷其中的代码吗?

我专门研究了下布朗的算法理论,发现他的“数据算法”能进入用户后台,追踪用户的每一个行为习惯。

然后在一些关键点设计针对性的“奖赏”,可能是你喜欢的音效,可能是奖励你一点虚拟币,也可能是忽然跳出来一个大大的赞,或者推算到你最近在关心赚钱的事儿,算法就自动给你推荐怎么副业赚钱。

正如谷歌员工哈里斯所言:

“一个人的上瘾背后,是上千个人努力工作、想方设法让你上瘾。”

纽约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亚当·奥尔特,写了一本书叫《欲罢不能》,揭开了行为上瘾背后的阴谋诡计,提出我们正面临着技术带来的“行为上瘾”的严峻挑战。

而这种行为上瘾,是可控可操作的,主要由以下6种要素构成:

1. 诱人的目标;

2. 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;

3. 渐进改善的感觉;

4. 越来越困难的任务;

5. 需要解决却又暂未解决的紧张感;

6. 强大的社会联系。

其中第一条所说的设定诱人目标,就是给你一个梦想,激励你不断地升级打怪。

凡此种种算法的背后,“技术多巴胺”比爱人更懂你,甚至可以不眠不休地24小时满足你的所有需求,让你无法自控地沉迷、依赖,直至上瘾。

所以说,依恋手机、陪伴手机的时间比爱人更久,自然也就不移至理了。

换句话说,真不是我们不够自律,是弹窗先动的手。

消费主义的危害

绝不是花钱那么简单

岂止是游戏、短视频、社交圈,甚至还有炫富、买买买,都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精神依托。

不夸张的说,当下的消费主义,在算法的加持下,不仅把你变成了提款机,你的注意力也被粉碎了。

“使人上瘾的代码”,早已遍布各个隐秘的角落。

你以为是自己经过大脑独立思考,做出了明智的下单决定?

算了吧。

很可能只是背后的那串代码,想提款了。

很多时候,你为何会点这杯奶茶,为何会去这家网红店排队?为何会买这部新手机……

可能连你自己都还没搞明白,钱就已经花出去了。

如果你学过一点营销,可能听过这么一句话:需求不能被创造,只能被发现。

但实际上,现如今80%以上的消费需求,还真是被商家空手套白狼创造出来的。

你发现没有,现在好像不配齐全套装备,都不好意思出门跑步了?

像是紧身的速干衣裤、专业跑鞋、臂包或者腰包、运动耳机、运动手表,统统都是跑步必备品,当然最好再来个筋膜枪……

以前随便穿上鞋,套件衣裳,就能酣畅淋漓地跑上一圈的日子,好像一去不复返了。

为什么?

因为算法已经设计好了你的消费注意力!

我们每个人有安全感的需求,并且一次次被洗脑“有房有车的婚姻才会幸福”、“钻石恒久远,一颗永流传”。

于是,房车、钻戒,成了结婚标配。

我们有获得群体认同感的需要,于是,各大品牌花了大力气,让你觉得用得起爱马仕就是有钱人,戴上劳力士就是商业精英,买了什么样的东西,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
所以,用与不用的人,就这样被一个个品牌画上了标签。

这些“被设计的消费”,大到奢侈品牌房车,小到手机壳、保温杯、不同色号的口红等等,生活中比比皆是。

如果你以为“消费主义”只会让你多花点钱,那么你就太低估它的破坏力了。

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·施罗尔,曾提出过一个“狄德罗效应”,援引了一个故事:

一个叫做狄德罗的人,某日收到一件质地精良、做工考究的睡袍。

他穿着新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,总觉得家里的家具风格老旧,地毯针脚粗鄙,配不上身上睡袍的雍容华贵。

狄德罗很焦虑,一通买买买,把家里重新装修了一遍,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。

施罗尔讲这个故事是想表达:

我们在拥有一件新物品后,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,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。

这种套娃式的欲望,不仅消耗金钱,还会无断增添焦虑感,让你不断通过更多的消费来弥补。

然而,你只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焦虑,大脑中会生成一种叫做“皮质醇”的东东。

皮质醇水平越高,人越容易消极,只想干点轻松愉快,有刺激感的事儿。

比如,玩玩农药,逛逛某宝,买点东西…..

于是,欲望再一次被喂养,而意志力进一步被瓦解。

有时你可能觉得,是因为自己没有自控力,所以才容易当剁手党。

然而真实情况可能是:在买买买的行为下,你的意志力被反噬了。

唾手可得的快感

多半没什么益处

有一项调查显示,受访的成年人中,60%的人睡觉时把手机放在身边。

这个数据我觉得还是太保守了,现在睡前不刷个圈刷个微博刷个抖音的年轻人,恐怕都快成少数异类了。

确实,玩手机可以让身心快速得到愉悦,但长期来看,负面影响是肯定的 。

当“娱乐至死”成了瘾,也成了你唯一的解药。

这些刷不停的短期快乐,不仅消耗你的机会成本,还会让你的大脑耽于放松,习惯性不思考。

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视频越做越短,15秒就够了。

目的只有一个:缩短反馈周期,毁掉你的自律。

缩短反馈周期是什么?

有一个叫做“嗑瓜子”的理论。

你在嗑瓜子的时候,是不是感觉时光飞逝,岁月如梭,半天时间分分钟就过去了?

但如果换成学习或者工作,时间就过得特别慢,每分钟都可能感觉度日如年。

因为一颗瓜子,从嗑到吃只要几秒钟,进嘴了就是你得到的反馈。

但是工作学习你做了,一般不能马上得到反馈,几天甚至几星期都不一定能得到反馈,就不容易坚持。

学习工作为什么难?

究其内里,其实就是因为反馈周期长。

倘若你嗑完瓜子壳先不吃,等上个把小时再吃瓜子仁,恐怕也会大呼无聊。

你看,明明同样的时间段内,瓜子也并没有少吃,只是改变了反馈周期的时长,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互联网大咖们对此早已驾轻就熟:

只要缩短反馈时间,你就会沉迷于短期娱乐带来的满足感与快感;

只要步步为营摧毁你的意志力,你就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银行卡双手奉上。

唾手可得的快感,多半没什么益处。

就像丹尼尔·卡尼曼在《思考,快与慢》一书中提到的“系统一”和“系统二”。

负责直觉的系统一的工作,总是更加迅速。

所以,将醒目的牛皮藓大字、夸张的表情包、自动播放的视频,这些能简单粗暴带来快感的东西,第一时间呈现到你眼前,就能轻松打败理性思考的“系统二”,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你的自律,以及你的思考能力。

而且,在算法的裹挟下,你甚至丧失了选择“系统二”的权力。

深圳某游戏界大佬,曾在圈内说过一句著名的话:游戏业就是小动物研究中心,算法就是科学化的投喂食谱。

在这种机制下,你根本分辨不出,到底是你想玩游戏,还是游戏商在让你玩游戏?

其实消费也一样,你在购物网站上的每个动作,都会被追踪。

人工智能比你还懂你,推荐给你什么,你就买什么,这时你也搞不清是自己的决定,还是算法帮你做的决定 。

你所接触的大众媒体,不也是这样吗?

你在社交网站或者APP上,看到的每一条新闻,都是经过计算后推送的。

本质上就是为了取悦你,只为把你留住,增加时长,你也很难分清,是你选择了这条新闻,还是这条新闻选择了你。

赫胥黎在《美丽新世界》中有一句预言:

“人们会渐渐爱上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”。

真心希望,这只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臆断。

文章评论

登录后参与评论.


最新评论

 
  1. 还没有任何评论,你来说两句吧